close

引用自

【11/24 光電科技研究所提供】光電科技與視覺藝術,看似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然而,現在透過「全像術」,將要譜出最美的戀曲!為推廣全像術教育和藝術,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於11月22日開始,特別邀請國際全像藝術大師石井勢津子博士(Setsuko Ishii)來台舉辦作品個展與專題演講,並邀集國內全像光電專家到台師大舉辦工作坊,期待讓全像術藝術設計和教育應用在台灣紮根,也讓光電科技結合藝術 設計,走入日常生活。

   全像術(Holography),它和一般傳統照相術最大的不同,在於其可顯示立體的實像或虛像,因此又稱為「立體照相術」。這種技術於1948年由 Dennis Gabor提出,隨著雷射光源的發明和各種光電產品的迅速發展,帶動學界與業界眾多研究學者的投入和研發,也發展出許多應用領域,例如:全像光學元件、全 像立體顯示科技、全像光儲存、圖形識別等。由於此技術所呈現的是三度空間的立體影像,更能接近人眼的視覺,因此近年來也受到一些藝術家們青睞,運用全像術 進行藝術創作和設計,展現了其在藝術上無限的潛力與可能性。

   來自日本的獨立藝術家石井勢津子博士(Setsuko Ishii),就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全像藝術創作家,她利用全像術可產生立體影像的特性進行藝術創作,並曾經在各國際重要期刊和研討會上發表多篇論文著作, 且獲得多項國際大獎與榮譽。她擅長運用全像立體影像抽象化地結合週邊的實品物體,使其能連成一氣,進而變成一件全像裝置藝術作品。從1978年至2006 年期間,石井勢津子博士已經舉辦過近卅次聯展,並在法、義、美、德、韓、日等地舉辦十多次個展。此次石井勢津子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邀請,以「光之紡」為 主題,利用多彩的光線交織出三度空間的立體影像,讓每一位觀眾在欣賞全像裝置作品時,都有全方位的視覺享受。

   為了讓國內更多相關領域工作者,能對全像藝術有更深入的認識,展覽之外,台師大廿二日也舉辦工作坊,邀請來自國內全像光學領域學者發表專題演講,包括交大 許根玉、蘇德欽、林烜輝,和台科大鄭超仁,與台師大王希俊教授等學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全像的原理和應用。

   石井勢津子的「光之紡」全像藝術美展,即日起到廿九日中午在師大藝廊展覽。師大藝廊的位置在台北市師大路1號師大美術館,每天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開放免費參觀。



※附錄:全像術小百科

   全像術又稱為立體照相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干涉特性,將光波的振幅與相位資訊同時記錄在感光底片上,經重建後可以顯示出與原物一樣的立體像。
追溯全像理論的起源,早在1948年Dennis Gabor就提出之記錄物體三維資訊的波前重建技術(wavefront reconstruction),但直到1960年代,高強度、高同調性的雷射問世,加上高解析感光材料的發現,經 E.Leith 和 J.Upatnieks改良攝製技術才攝製出可靠度高的全像片。Dennis Gabor在1971年因為波前重建的理論及全像術的發展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原理
   全像和一般傳統攝影術完全不同,傳統攝影利用幾何光學原理,經過透鏡將景物影像成像到底片上;至於全像術,則是運用光的干涉與繞射現象,將雷射光源以分光 鏡同時產生物體光與參考光,於物體光的光路上擺設待攝物體,最後物體光與參考光將於底片處交會並產生干涉,經底片曝光顯影、定影後即可得到全像片,此時原 待攝景物的光強度和相位分佈,能夠完整的被記錄下來。
   透過全像術所得到的全像片,可以利用與原參考光相同條件的光來照射全像片,透過全像片在原物體擺設的位置上可觀察到立體的虛像;或利用原記錄時的參考光之 共軛光照射全像片,則待攝物的共軛位置可重建出一實像,與原拍攝景物相同。

應用
   由於全像片在拍攝與重建時需使用相同條件的光源,才能重建出原記錄圖像資訊,如此具有唯一條件才能顯現的影像技術,且無法用複印機直接轉印的特性,一般商 業上最常見應用於防偽標籤,例如信用卡上的雷射圖案、電腦授權軟體的防偽貼紙、球員卡、雷射包裝紙等。
另一方面,由於全像是應用光干涉原理所產生,因此於極微小尺度的量測應用也極為廣泛,例如載具表面的金屬特性、輪胎的內部結構...都可以利用全像的非破壞性檢測來檢驗,以免不必要的災難發生。
   此外,目前光碟儲存的容量與存取速度已接近極限,由於全像應用於儲存資料時具有更高的儲存密度與快速光學平行處理的特性,亦稱為三維儲存,是目前光儲存科 技研究重點方向之一。又,因全像片所呈現出來的影像為立體影像,不需配戴任何眼鏡,可供多人觀賞,因此現在三維顯示科技的發展方向之一,即是利用全像術來 顯示三維影像。

 (發佈日期:2006/11/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lo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